瓷器低有章印有收藏价值吗?
瓷器低有章印有收藏价值。一般来说,有款印的瓷器更有收藏价值,因为款印的真伪体现了一件瓷器的真伪。
款印,亦称款识,简称款。款,本指印章文,唐宋以来也指器物上铭刻的文字。印,本指铜印。瓷器上的款印有两种。一种是刻印款,包括刻款和印款。
刻款有刻划和镂刻两种。刻划款一般用刀具在坯胎上刻印,或用竹、铁制的模子在坯胎上刻划而成。楷、行、隶、篆、魏等各种书体和图案花纹皆可刻划。其基本技法为:在瓷坯上以铁刀画之,使纹样显出白色;经施釉,釉入刻纹而胎色不掩,故纹样仍呈白色。也有用钴料在坯胎上刻画再罩釉烧成的,在白釉器上呈蓝色。镂刻款是在薄胎瓷上镂刻而成,笔画纤细清晰、挺拔,笔势圆润流畅,刀法稳健娴熟,是陶瓷艺人匠心独运的佳作。
印款是在制作好的印章上蘸上釉料,然后在未干的坯胎上捺印,又称“盖印”。印章大多是铜印,款字为反书,印出来的款字为正体。也有用模具印款的。刻划款和印款都施釉遮护,故在釉下,通称“釉下款”。
另一种是书写款,包括书写和戳印款。书写款分釉上款和釉下款。釉下款的瓷坯上用褐、黑、蓝等色料书写款字,再施一层透明釉。也有用钴蓝料书写款字而通体施青花釉的。釉上款是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书写款字。其色料主要是金、红、黄、蓝、紫、黑等。这种款字在书写时,笔势因受到釉面影响,多柔软无力,线条呈波浪曲折形。所用色料不同,书写方法也各异。如金款,先在釉面上用玻璃白勾出款字轮廓线,然后将金料填入其中;或先用金料书写款字,然后用玻璃白勾勒款字轮廓线,再在款字上方用玻璃白托底,再入炉经过较低温度焙烧而成。其他珐琅彩、粉彩、炉均、斗彩、墨彩等款字也是在釉上用不同彩色书写而成。书写款字一般多为楷书体,笔力软弱,字迹少有变化。
戳印款与印款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也是以印章蘸釉料捺印而成,但多为图案花纹文字,如“寿”字、团寿字、万字符、蝙蝠、鸳鸯、八仙、花卉等,用作装饰纹样。多数戳在器物内底中心,也有戳在器里口部及器足内等处的。
在陶瓷制作中,款印是用来记载制作器物的机构、工匠、纪年等的一种标记。款印的位置,有的在器物的腹部、肩部或器里,有的在器底或器底中部、口部或足部内。书写款一般多在器物底足内,也有在器足上部外沿下,或在盘类器物内心。有的器物一面或多面均印有款识。由于陶瓷款印大多在器物底部或腹等隐蔽处,故不易磨损,因而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