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水仙盆是干什么用的?

易歆筠易歆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外形上看,它就像是一口小瓷缸,长方形或长方形,上有口,下有足。不过,它不是用来插花的,而是用来养水仙的。

水仙,是传统的年宵花,从古至今,都是年节装饰的常客。不过,水仙不是从古代就有,唐宋时,水仙的形态和现在也不一样。当时流行的水仙品种是天水仙,也叫“金盏银台”,长得像芹菜,叶片窄细,开花时,在茎顶上生出圆盘状花序,圆盘上面会开出6-10朵花,花瓣白色,中心有黄色的副冠。

到了明清时期,天水仙已经不如明代流行,逐渐被更为美艳的新水仙替代了。新水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球茎植株,短叶、阔叶,开花时箭多花多,更具有观赏性。新水仙流行之后,为水仙盆的出现,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清代初期,水仙开始在大江南北普及。养水仙,也成了一种流行风尚。在各种各样的水仙盆件中,水仙盆成为主流。在清代之前,人们养水仙,都是放到普通的容器中。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秋植水中,临水开白色花,甚芬香。”

不过,随着盆养水仙被人们广泛的接受,普通的容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审美上的需求了。特别是文人,对于水仙的盆器,要求自然不低。毕竟,文人大多也是插画高手,对于插画养水仙的理解,更加具有艺术性。所以,专门的水仙盆开始出现,并在清初得到推广普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