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象棋价值高吗?

战欢梓战欢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我也能答。 先说结论:从材料本身的角度来讲,金丝楠木象棋的价值不高;但是从传统文化和情感寄托的角度来看,这些棋子有着极高的收藏价值。 曾经有人评价中国古玩:“有件儿没件儿”、“有形无形”、“有情无情”,这评价虽然有点儿片面,但是也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关于古玩的分类还可以参考我的这篇回答)。

所谓“有件儿没件儿”就是说中国很多的传统艺术品都是成套成对的,只有单独的一件那可不叫古董、古玩,最起码得成对儿。比如玉璧、玉琮、玉璜、玉玦(jué);钟磬;牙牌、纸牌;核桃、瓜子;象棋、围棋……这些都是有形的存在,但是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件可都不叫“完整传承”啊! “有情无情”就是说有些东西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东西。比如说瓷器,如果你买的是一套青花瓷的杯子,那么每一只杯子都得有盖子才行,不然怎么饮茶呢。如果你买的这是五彩瓷的酒盏,那你可得注意一下有没有配对的碟子,要不然人家喝酒你喝茶多尴尬呀。如果说杯子和酒盏都是有生命、有情趣的玩意儿,那么这种需要“成对”的要求就更是司空见惯了。

举个例子,我在小时候看到我姥姥曾经摆弄过一对儿小巧玲珑的小木头人儿,非常精致可爱,但是后来就不知道她把它放哪儿去了。前几年春节回去看我姥姥的时候我又问起了这对小木头人儿的事情,没想到老太太立刻就想起了这对儿小人儿的下落——当年她为了找这对儿小人儿可是把整个屋子都翻遍了!我说我要把这对小木人儿买下来送给您老人家做纪念,结果我姥姥笑着对我说:“我早就把它们丢了!”当时我还挺感动,心想外婆真是勤俭持家啊,连对儿小玩艺儿都这么珍惜。

后来我长大了,学懂了道理之后才明白了,我姥姥并不是“舍不得”这对儿小木人儿,而是它代表了“亲情”和“童年”,这份情感远远超过了物件儿本身的价值。 说到这大概已经能理解为什么金丝楠木象棋的价值不高了吧。毕竟这棋子儿没有成对儿,而且单论材质也就是普通的楠木而已,算不上特别珍贵。但是为什么这么说又觉得很有道理,一点儿也没错。

但是如果我从传统文化和情感寄托的角度来衡量的话,这些棋子可就值钱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古代不仅“有礼乐”而且还“有故事”。

先说说礼。中国的很多艺术形式其实都是“礼”的延伸。比如说书法,最初的目的就是书写公文,所以字体要求整齐规范。后来人们发现汉字笔画多有粗细,如果遇上宽宽细细的字迹,那就很难分辨清楚。于是人们在追求美观的同时又保持了字形的规范,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楷书”、“行书”等书体。 再说说乐。音乐跟礼仪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古代的交响乐团可不是现在这样由职业音乐人组成的,而是由贵族们组成的。他们不仅会在大型典礼上演奏乐曲,还会根据时节的变化来弹奏应景的曲子。春天来了演奏《阳春》,夏天来了演奏《夏云》,秋天来了演奏《秋声》,冬天来了演奏《白雪》。当然,这些曲子的乐谱可不是我们现在用的五线谱或者简谱哟,而是用“律管”来测定的。

最后来说说故事。其实中国的许多文物都不是成对出现的,它们往往带有丰富的传奇色彩,而这些文物的存在也往往能够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我在苏州博物馆看到了一支“陆逊竹简”,这支简牍上记载了陆逊给孙权写的信,内容是报告自己生病的情况以及请罪的文书。当这薄薄的竹简被展开在桌子上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陆逊那笔走龙蛇般的草书;当这短短的几行字被翻译成现代汉语后,我似乎感受到了这位三国时代著名谋士的内心世界——“我生病了,我很愧疚,但是请主公多多包容……” 当看到了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些普通的竹片顿时有了灵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