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纺轮有收藏价值吗?

伍友村伍友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陶纺轮一般是指古人用来纺织、捻纱、织布的器具,而并不是直接用来纺线。据专家讲古代纺轮,一般指“土纺轮”,是用黏土擀压印模制作而成,用来纺丝、纺麻、纺纱,同时也有用来捻纱、织布的,是古代重要的纺织工具。

纺轮在我国起源甚早,在石器时代就有原始的纺轮,那时是用蚌壳或兽骨等制的纽,将麻或丝缚在扁圆的石棒上,靠石棒的转动,把麻纤维磨捻成线。后来改以木制的圆盘为纺轮,其做法是把圆木劈开成薄片,再以加工锥器的方法进行加工,成为一面平坦、一面弧凸的纺轮。在龙山文化中(约4000年前)已有轮状纺纱工具,形状与现在的纺轮相似。在长沙、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发现的商代墓中,有木制的纺轮。周代的《礼记·月令》篇中,对纺轮的生产和使用有详细记载。汉代对纺轮的用途有所简化,使成为“絮车”或“弹床”(见于《汉书》)。春秋时,纺轮在楚国相当盛行,曾有人劝庄辛,谓“楚虽有材,吾不忍以此自媚于诸侯”,庄辛反问道:“夫弹车,朝鸣夕止,冬日朝夕执火之须,夏日日夜数日之露,安执此越国之功,而足以成名乎?(《韩诗外传》)。这说明在楚国的贵族之家,将纺轮作为一种高贵的玩好,并不是实用的器物。

纺轮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楚国贵族用来玩好的“弹车”(又名“鞠车”或“穹隆”)。“弹车”的外形是把大车轮切成若干段,每小段中心有一圆孔,并安置在两片横向的扁圆木上,两侧有偏担,可以提着走;也有安置在椅桌之侧,用的时候压平,不用的时候提起来。这种无辐条的车轮,可用两根绳子同时转动。其功用与弦纹相贯的无辐条车大致相同,而精巧复杂许多。

1965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口窖藏出土的12件商代纺轮中最大的直径39.2厘米,最小的32.5厘米;1979年在陕西略阳三座汉代墓葬中出土的5件纺轮,最大的直径22.6厘米,最小的19.7厘米。现存最大的一件是1981年陕西岐山马江村周遗址出土的纺轮,直径43.2厘米。这些纺轮,虽然造型各异,但主要功用都是用来纺纱的。

陶纺轮是用于纺纱、织布的纺车车轮,按照陶工艺的特点,又可分泥质、泥质夹砂、陶瓣组装和陶片拼接等几种。轮径分大、中、小三种,轮圈往往呈放射状粗弦纹或旋纹。纺轮的表面颜色一般为灰色、黑色和褐色,少数为红色。

根据所纺纱质的纤维不同的特性而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对木棉或丝绸一类的柔细纤维,需用手捻捻纱,使之蓬松纠缠而不能成片,需用三股并捻成一股,叫“缩捻”;对棉纱、麻纱一类的粗硬纤维,需要先把不同颜色的纱段按照色谱原理进行配组,再用双手摇晃或脚蹬纺车进行纺纱,叫“散捻”。上述两种捻法,均可使纱段牢牢握住,减少飞纱断线。

纺轮是古时必备之物,有史料记载: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就是因为遇到“天灾”,无钱赎身,又无法还租,只好把纺纱的“梭”、“筒”和织机的引线共同“沉”于河道,象征切断这一联系的纽带而起义。后来,纺轮就成了“纺织业”的代名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