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砥书法作品好不好?

宿媛桐宿媛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书法和画法一样都是艺术,没有高低之分,所以也就无所谓好与不好了! 白砥先生是当代中国很出色的书法家之一,其书风属于今草领域中比较传统的一路风格。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二王笔法的痕迹以及现代行草书创作中一些技法和观念上的东西(比如线条的粗细变化、字组的变化等),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白先生是从王羲之、王献之一路学过来的,这种风格的继承性是很明显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的一些作品中看到吴昌硕、于右任等人的影响,这些都很正常。

但白先生的书法还是有些问题的。 其一,笔法不够精到且过于追求形式美感而缺少书卷气。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一些问题来——1.起笔过于粗率、收笔过尖;2.单字的形态过于求奇求怪,尤其是“法”字左右两点、“之”字最后一笔、“艺”字的最后一笔都过于刻意且没意义;3.笔画粗细不均匀且过多地使用了“绞锋”,这样会使作品缺乏质感且显得轻浮;4.“艺”“展”“法”三个字的结构都存在问题;5.字形大小悬殊过大且多数字左高右低。

其二,作品结字上多有败笔之处。如第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第二行的第一个字、第三行的最后三个字、第四行的第二个字及最后的五个字都存在着结构上的不足,特别是“美”“展”“术”几个字的最后一笔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可以具体参考《章草千字文》或王羲之的《十七帖》)另外,在章法上也有可推敲的地方。

其三,作品用笔不够成熟。虽然可以看出白先生有意识地去追求线条变化的丰富感,但是往往在书写过程中无法把握轻重缓急,从而造成许多笔划太过纤细无力。再者就是白先生在书写过程中常使用“绞锋”技巧使线条具有了一定的动势,但是这些动势并不能很好地体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这就使得作品的意境不够深远了。

优质答主

“书”这个字,在书法中其实是一个贬义词来的,意思就是写的不好或者说不漂亮的书体。 像王羲之的字那是非常好看的,所以被后世尊称为“书法家”“书圣”等等。 如果有人批评他的字写得丑,他就说人家是“书家”而不是什么“书法家”——意思是他不是用毛笔写字的书法家(文人)嘛!他可是以行草出名的。

如果有人说某人写得好丑啊!他就说是某某家的笔法或者某法写的——因为他是以行草书闻名的大家嘛! 以行书和隶书为名的书家,比如王献之、钟繇等也是以这种笔法闻名于世的。 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呢,人们逐渐发现这种书体并不适合书写那些长一点的文字了,于是开始寻求其他风格的书体来替代它。这时又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这样的大书家……他们二人的作品往往被人称作楷书或“大字碑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