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观音和翡翠观音哪个?
在宝石中,有一种颜色非常淡雅的玉石品种叫做“白玉”,其色如羊脂,极为细腻、滋润。 实际上,所谓“白玉”是含杂质较多的软玉,其主要成分是阳起石(Ca2(Mg,Fe)5O8)。这种矿物硬度不高,约6~7级,因此无法雕刻出精致入微的图案,常用来制作抛光面较大的首饰品,或制成素面器皿。
而含有杂质较少的硬玉称为“翡翠”。其主色调为绿,但也有红、黄等颜色。 除了颜色以外,两者比较接近;都是矿物品,都需要专业的加工流程,才能成为人们手中的饰品。 从使用价值来看,白玉价格一般,而翡翠的价值就要贵很多了;但要是从艺术价值和文化背景上来看的话,恐怕就要倒过来了。 因为我国作为玉器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作为装饰品的玉珠、玉管等器物。 到了商周时期,玉器在祭祀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时有六器之说,就是指用于祭祀的六种不同形状的玉器——璧、琮、璋、圭、琥、璜,而这其中就有两种是白玉做的。
春秋战国以后,玉佩饰开始流行起来,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明清两代,玉文化达到空前的繁荣,无论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喜欢在身上佩戴玉件,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而与之相比,翡翠则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是在明代末年才传入中国境内的。它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与清代中前期皇家对翡翠的极度喜爱是分不开的。 据说清道光皇帝的最喜欢的翡翠饰品是一朵用翡翠制作的“吉祥草”,而清乾隆皇帝最爱的翡翠挂件是一件“翠生娃娃”。这些珍奇的翡翠制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收藏,从而使得翡翠的价格一路看涨。直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