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戴久了会不会变小?
会,不过变得很小,差不多像黄豆那么大。 翡翠是矿物晶体,也就是成分主要是无机物。所以物理性能上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比如密度变大、硬度增加等。但是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不像和田玉那样吃油吃灰,也不像南红那样容易开裂。 所以天然翡翠长时间佩戴是不太可能会变色的,当然也不会像和田玉那样越戴愈亮。唯一的改变可能是表面有些脏污,可以用清水冲洗,再用布擦掉。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染色的翡翠,这种情况另当别论。染色剂一般具有腐蚀性,会渗进翡翠的晶格中去,从而影响其性能。这种经过化学处理过的假翡翠,时间久了,颜色会逐渐褪去,变成淡黄色或者棕黄色,而且也会变得不那么水灵。 用酸洗之后做色的翡翠饰品,浸泡在溶液里的时候,会发出“呲呲”的声音,并有气泡产生。用强光手电筒照射,通常可以发现里面结构松散,有黑色的絮状物或团块。 这些黑色团块就是被酸液溶出来的杂质,通常是石墨或者磁铁矿。这些杂质对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太多的话就会让翡色或者绿色变得晦暗,不够鲜活。
翡翠经过长期佩戴后可能会变小,主要是因为翡翠具有吸水性,内部含有少量的人工充填聚合物或者矿物颗粒,这些部分在长期佩戴中接触汗液或者其它挥发性液体后会被逐渐的挥发掉一部分而造成质量或者体积缩小,一般带有黄色的冰糯种翡翠比较常见,绿色的翡翠比较少见。
翡翠是具有很强吸水性的,所以变化体积的翡翠一般是内部含有缝隙的A货或者B货翡翠,如果是完全致密的纯A货翡翠,则不会变化体积。因此长时间佩戴后体积变小的翡翠一般是胶浸翡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货翡翠。
所谓胶浸翡翠是指由酸浸泡去杂质后,再浸入无色树脂或塑料,增加其透明度的处理翡翠。B货翡翠内部含有大量的充填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在长时间接触汗液、油脂或者其它的挥发性液体后,会发生部分分子挥发,从而造成翡翠质量或者体积的缩小。
因此长期佩戴后体积变小的翡翠一般常见的情况是:处理的不够彻底的冰种黄翡翠和处理的不够彻底的冰糯种黄翡翠,其次是冰种和冰糯种的其它颜色翡翠,常见颜色有紫色、红色、绿色。另外,处理后的玻璃种翡翠由于处理很彻底,一般不会出现长期佩戴后体积变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