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多少元整¥?

单于曦哲单于曦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先搞清楚“圆”的概念 “圆(yuan)”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计量单位,和现在的“元”(yuan)不是一个概念! 现代的“元”(yuan)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货币单位。而古代的“圆”是一个重量单位,大概是十六斤一两左右。因为制作币材的铅、铜等金属在古时都是按斤两来称量的,所以一圆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元人民币了。 当然,如果拿现在的纸币和古代的金银币兑换,那可就换不了多少了——用纸币换金块可不行。

2. 然后了解一下“角子” 这个词有些俗,但在明代初年可是个正规单位——“一角子”就是现值一角钱。这个“角子”不是“角儿”,而是“角”字的一个异体,在今天北京的一些地区还保留着“一块三角子”的说法。 不过到了明末清初,“角子”就被“角”替代了。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着“角”——买一根冰棍儿一角钱。

3. 最后说说“分”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它涉及到“货币单位为多少钱”还是“货币单位包含多少货币”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按前一种理解,一个“分”就是一钱(银)或一分(铜);而如果按后一种理解,一个“分”也就是十个“厘”——即十厘银或十厘铜。那么问题就来了:同样是二钱银子,如果按照前者理解,应该是“二分”,而如果按照后者理解,那就是“二厘”了。两者差了一百倍。到底哪个对呢? 对于这个困惑,《康熙字典》有一个很妙的解释:“古者钱币之文有文、武、周、秦、汉五铢及隋之五钱,唐之开元通宝、宋之大观通宝、元代至正之宝,凡此诸钱,文皆有序。今以一文计之,仅谓之‘分’;以一贯计之,乃谓之‘文’——此非金钱之数,乃记账之数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古代,无论是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中的“西域币”还是中原各国的“本位币”,虽然形式不一,但都有一个基本的规定:每枚货币上都铭文说明其价值。如“五铢”、“开元通宝”,这些是“以一文计之,仅谓之‘分’”。然而到了元朝,朝廷认为这样一枚枚地算太麻烦,干脆就把各种币材的价值都归到一两之内,这样,“一贯钱”就成了“以一贯计之,乃谓之文”了。

申屠云翔申屠云翔优质答主

元整和结算是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分是一种大单位,角和分是次一级的小单位,这种情况下,元整就是以元位为单位的整数,有零头就不能用整。而结算则不同,它是以“角”为单位的整数,可以有分,只要不是角以下的小数就行。因此元整和结算是不同的数字单位,不能混淆。

在实际的书写中,整在“元”位之后,整代表此数为一个整数,那么在元和角分之间就不能有数字,因此有整的就必须是整数。例如:贰仟零叁拾元整,就不能写作贰仟零叁拾元壹角整,若要表达贰仟零叁拾元整的意思,就要写成贰仟零叁拾元零角零分。

结算是人民币单位的大写形式,在汉字数字的后面再加上结算两个字,即可表示该笔款项的具体金额。"结算"是指计算出各笔款项的总数,也指就某件事最终处理完毕。在银行汇款或转帐的单据上会用到这个术语。在实际生活中,结算是指经济交往中当事人(在贸易中为买方和卖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以实现债权债务的诸种方式和过程为内容的,是商品交易的完成和商品流通的终结。

使用规范汉字大写金额时应注意:

大写金额前必须标明“人民币”字样。为防止通过篡改大写金额行骗,在大写金额前应标明币种为“人民币”字样。这是防止别人修改大写金额的有力措施。

大写金额一定要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能留空白。大写金额前紧接“人民币”字样,可以防止有人在大写金额前填写其他币种。大写金额与“人民币”字样间不留空隙,可以防止他人插入字句。所以,“人民币”与大写金额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大写金额须用正楷或行书体书写,不得用篆书、草书等不常用的字体写大写金额。正楷和行书相对不容易修改,但篆书、草书等字体较易修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