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是中国吗?

闵宪中闵宪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潸然泪下。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独立经营的珐琅厂,曾经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为国家研制了国庆50周年庆典上用的“国旗飘扬”和60周年的“国徽闪耀”。然而现在却面临停产的困境,真的很痛心。我的家人都在这家企业工作。我父亲2014年退休前是技术部部长,我妈妈现为后勤服务中心主任。

我对珐琅的了解并不是来源于我的家庭,而是小时候常看《百家讲坛》,易中天先生曾在书中提到“珐琅”,并介绍这是一种装饰艺术,源于西方,盛行于宫廷。当时我并不知道“珐琅”二字的拼音写法,只记住了“珐琅”二字。高中选历史题材作文时,因为题目中需要用到“珐琅”一词,我才正式的查了它的拼音写法(fa lang)。后来到了大学,因为喜欢摄影,经常去故宫拍摄照片,在故宫又看到了很多关于“珐琅”的介绍。 第一次知道“珐琅”这个词来自法语。

18世纪法国传教士白晋所著的《康熙帝巡幸指南》中记载了一个名为“Fa-lang”的民族制造的一种名为“Kang huang”的明亮、美丽的瓷器。 “Kang huang”就是“康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故宫博物院”。 “Fa-lang”,就是“珐琅”! 我想,“珐琅”应该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它诞生于欧洲,盛行于宫廷之间。它身上有着宗教的影子,又因为制作难度极大而逐渐与宗教分离,成为贵族间推崇的时尚精品。但它最终在中国的皇宫内院安了家,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交融在了一起。 从一个外国概念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珐琅”真是经历了一番坎坷。不过,我相信无论名称如何变化,它的本质永远代表着一种时尚、艺术和生活方式。正如我们当代人追求优雅从容的生活态度一样,“珐琅”正是以它独有的方式告诉我们,生活可以更美。

雷修权雷修权优质答主

珐琅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会发光而且经久不退色的釉料。将这种釉料涂抹在铜制的底胎上面,再用高温度烧制成器物,这种工艺在我国一般称作“铜胎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

珐琅器皿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晶,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它以灿烂辉煌的艺术风采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珐琅起源于何时,又是怎么传入我国的呢?

珐琅一词在我国史书中最早出现于晋朝。《妒记》和《御览》两部史料书在记述晋朝皇宫中陈设用品的时候,有“珐华流离屏风”和“碗,内有五色,光明灿灿,状如云霞”的字样。“流离”,亦作“琉璃”,就是我国当时出产的最原始的“珐琅”。但是这种“流离”和现在流行的“珐琅”却毫不相干。在以后南北朝、隋和唐朝的宫廷和佛寺里,有许多以“流离”称之的装饰和建筑构件,如“流离宝树”、“流离珠”、“流离屏风”、“流离瓶”等等。

到了宋朝,从国外传进来一种带金属光泽的宝石,叫做“波斯锦”,实际上是一种玻璃,又叫做“大食琉璃”,与我国传统的琉璃(即“流离”)相区别。“波斯锦”与“大食琉璃”这种玻璃与后来的珐琅很相像,但严格地说仍然不是珐琅。它们只是玻璃制品,而且是用舶来品。

我国现代的珐琅是从国外传进去的。一般说来,珐琅工艺大约产生于埃及,后来流行于希腊,并在东罗马发展成为“拂菻嵌珐琅”和“拂菻画珐琅”。中国的“景泰蓝”实际上是源于“拂菻嵌珐琅”。“画珐琅”则源于欧洲,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到15世纪以后,法国、英国、荷兰和德国等也逐步掌握并发展了这门工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