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几套人民币出现国徽?
第一套人民币没有“国徽”,但正面有“中国人民邮政”字样;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国徽”正式出现于钞票的正面。 现在的人民币上均有“国徽”,且颜色越来越鲜艳,尺寸也逐渐加大——这应该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增强的一种体现吧! 不过,很多人应该不知道,我们的人民币上原本是没有“国徽”的。
人民币上的花纹,是第一套人民币的“标记”。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至1953年间,共有12种面额,508种版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批纸币,也是发行量最大的一套人民币。 虽然这套人民币上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但没有印“国徽”——在印制工艺上,也没有使用水印和安全线等防伪技术。这些“无徽”纸币的真假辨识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便于识别造假者伪造的伪钞,人们根据前苏联的货币印刷技术制假程度较高的特点,将苏俄的国旗作为防伪标志绘制在部分人民币的纸币上。 在鉴定第一套人民币时就要看它的票面是否有仿苏联式样的红色五角星或红旗作为“防伪标识”。如果没有这一特征,就可以断定是伪钞。
到了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时候(1953年,除1分和5分硬币外),“国徽”才出现在纸币的正面。 现在的人民币上均已印有国徽,而且越更新,国徽越大,这也凸显了我们国家的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也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