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版人民币哪里出错?
第一,100元券背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下方,除原有汉语拼音外,现在又多了一种拉丁文注释;
第二,100元券正面,当“中国人民”四个汉字为黑色时,其字体加粗并带有光变油墨; 第三,50元券正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下方的汉语拼音和拉丁文注释以及右侧的面额数字均加粗; 第四,20元券背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的拉丁文注释由一种文字改为四种文字(即:拉丁文、阿拉伯文、汉字和英文); 第五,20元券正面,当“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名和面额数字为紫色时,其字体加粗并带有光变色标记。 我觉得主要是为了防伪,为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能保证人民币的防伪功能不落后于时代,以防造假者利用新技术进行伪造。虽然加了这么多新的防伪标识会不会给公众造成识别上的麻烦呢?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觉得如果只增加这种小细节的话影响并不大,毕竟只要不是盲文,多几个字还是很容易认得的。但是假如真的印刷出来的是如下这样,那估计麻烦就大了:) 另外有人提到了银行不找零的问题,其实这是央行统一规划和设计的!!!包括5角币正在研制的彩色荧光币等等都是央行统一的规划,这些设计就是为了解决假币问题而专门制定的。具体可以参见人民银行的官网。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发行。关于人民币上的印刷错误的问题:
第一版人民币,因特定的政治,经济,战时需要而发行,未严格要求印刷规格,纸张,油墨的质量也较差,因此在客观上,这一套人民币印刷错版的可能性极大。但它距今时间较长,已经停用,且存世量极少(第一套人民币仅存世108张,且全部集中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内),因而流入民间的有错体的真品人民币不可能存在;
第二版至第四版本位制人民币存世有加盖或未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错体纸币,均为仿制加印,在颜色,水印,油墨香味等方面与真币区别很大,容易鉴别。另外还有一些变造币,是裁剪拼接而成,也应列入错体币范畴。这两种形式的第二至第四版本位制人民币错体纸币,均为伪品。
第五套人民币自1999年起开始发行,由香港美术大师李斌设计主景图案,由深圳币票厂和北京印钞厂承印,采用了先进的防伪技术和印钞设备,纸张和油墨的质量均属上乘,且管理严格,因此印刷过程中极少出现印刷问题。存世的印刷有误的真品人民币极为罕见,据我所知,仅有两张。所以市场上极有可能出现仿造第五套人民币错体纸币,这类仿品多为伪造者用印刷设备,在新钞上加印,因真币印钞的设备,质量,油墨等均无可能模仿,所以很容易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