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几种值钱的货币?
银两
银两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流通范围较广的货币。清承明制,钱、钞、银三者并行充当流通手段,而银子实际上成为主要货币。
银子本来只是贵金属,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能长期充当主要货币呢?原因如下: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达,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形式是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形式使商品经济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并不很大,银子作为货币流通供应充足。
其次,中国人喜欢使用白银,认为它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很好的货币性能,具有更好的保值和增值能力。此外,用银两作流通货币,也反映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下地主和商人双重剥削者的身份。作为商人,使用银两可以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作为地主阶级,使用沉重的银两剥削农民,可以减少农民占有货币的机会,同时又能显示地主阶级的高贵和富有。
作为贵金属,从清初到清末,银子的本身物理性质变化不大,因此银子的币值相当稳定。
清代的银子,大部分是“碎银”,是国外流入的银元或国内银匠熔铸的银铤,以及银杯、银镯之类的饰品,银子的成色、重量不十分统一,使用时需要熔化,称量,因而它是一种非铸币化的银货。
在银货使用的过程中,为了省却称量的麻烦和损耗,出现了银元。银元铸造的本源是西班牙银元。清初,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许多国家的银元流入中国并开始流通。流通最广的是西班牙银元,俗称“西圆”、“鹰圆”,亦称“双圆”(满文称“噶珠朗”)。西班牙银元是铸币化的银货。其重量不十分统一,计重时依成色不同,计重的标准也不统一。
清朝政府开始并不铸造银元,但为了取得铸币利,也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和地方先后铸造了银元。咸丰以前,广东、福建首先铸造了“宝泉局制造”银元。咸丰以后,一些地方督抚也先后在一些省铸造银元。但银元的铸造一直没有统一,重量、成色、样式不一样。随着使用银元的不断普及,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了铸造“大清银币”的法令。规定银元正面都铸有“大清银币”字样,反面铸上十进位的“一圆”、“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五分”和“二分五厘”,同时规定了重量和成色。1911年,清代最后的银元“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铸造出来。银元是清代后期的主要货币,价值很高,清末流通的银元以墨西哥“鹰洋”为最,每枚重约七钱二分,价值一圆。
纸币
纸币又称“钞”,清朝通用的纸币称“宝钞”。清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曾沿用明代旧制,先后于顺治元年(1644)和顺治五年(1648)两次铸造“大清宝钞”,作为通货。第一次发行时,每贯宝钞相当制钱一千文。第二次发行时,价值减低为每贯相当制钱五百文。但是,由于“钞”在明代长期流通贬值严重,加上清政府没有很好地管理,造成宝钞滥发,使用受到限制,以致屡次禁止使用,宝钞很快就凋谢、折烂了。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除了禁止使用和零星收兑、烧毁外,基本上停止了发行,导致清前期基本上没有纸币。直到19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国内需要大量货币,银根十分收紧,制钱供求不足,物价上涨,清政府才被迫发行纸币,于是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恢复发行“大清宝钞”,规定“钞与银、钱价值相等,通行交易”。这次发行的宝钞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吊五种,以铜、铁钱为准备金,与制钱通用。后来,由于清政府滥发纸币,使货币严重贬值,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下令停止使用。辛亥革命后宣布“大清宝钞”兑换制钱,“钞票”正式退出流通领域。后来,清朝政府为了尽快地取得军费,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三十四年(1908)又发行了“户部官票”、“户部银票”。户部官票是一种以制钱为本位的纸币;户部银票是以银两为本位的纸币,比官票的购买力大。由于政府滥发和不兑现,1911年(宣统三年)正式明令禁止使用,钞票从此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