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福多寿堂制矾红碗价值?
道光是清代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标志着康乾盛世的结束,此后的清代国势日渐式微。这一时期以道光帝为代表的统治者开始整顿官场的奢靡之风,力主节俭,所以这一时期的制瓷业中少见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以粉彩和青花为最。这件道光年制的矾红釉描金碗,就将当时的社会风气体现得淋漓尽致。
矾红,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低于铜红釉温度下烧成的低温红釉,最早出现于唐代的低温釉陶器上,在明中期以前都属于釉色范围。直到明宣德时期,才形成了真正的铜红釉,明中期以后,矾红开始进入彩料范围,多用于三彩器或五彩器上。因为矾红釉是在彩炉里面烧成,不是在一般的瓷窑里面烧,所以对温度的要求不高,没有铜红釉那么难烧。由于矾红釉的烧成温度较低,所以在瓷器上绘制矾红装饰时只能用“轧花”的方式,轧完线之后再填色。轧花是民间的叫法,在官窑里头叫“描金”,虽然工艺上没有很大差别,但是名称上却大有讲究。
清代的矾红品种在顺治初年时就开始出现了,初时色泽还是不够鲜艳,偶有色泽艳丽者,也因为当时施釉粗糙,釉内气泡及杂质较多,而被清代一些著录认为是仿明代红釉的一种制品。从康熙时期开始,矾红釉开始用于装饰瓷胎铜胎珐琅彩、五彩器物。在康熙时用于装饰的矾红釉色已十分鲜艳纯正,鲜红色泽,红中略带紫色。到雍正、乾隆时期,矾红彩愈见精致,色泽更是艳美无比,乾隆后各朝一直沿用。
此碗为翻口,形状如斗笠,通体施矾红釉,釉色非常鲜亮,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比较细致光滑,无龟裂。碗内以矾红彩绘制了“多福多寿堂”五个字,周围还装饰以蝙蝠、仙桃、古钱纹饰。“蝠”与“福”谐音,象征福气绵绵;桃是著名的长寿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一食用,寿长千年;而古钱有“吉通”之音,三者结合,寓意福寿双全、洪福齐天,是人们喜欢表现的吉祥图案。与一般清代矾红彩不同的是,这件矾红彩碗采用了描金的技法,口沿用描金装饰纹饰装饰一圈,在金色的映衬之下,矾红釉色显得格外的鲜亮,这也更加突出了这件瓷器的富贵气场。
这件瓷器制作时间是清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是第一个节俭的皇帝,这件瓷器在制作时采用描金手法,彰显皇家威严,同时又采用相对简单的图案装饰,符合当时节制奢靡的风尚。另外,从这件瓷器的用途上来讲,根据上面“多福多寿堂”的戳记,能够推断出这件瓷器制作的目的是道光皇帝孝敬皇太后所用,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透露了道光家族的人伦和谐之道,为研究清代皇家的敬孝之风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