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翎管都是什么玉做的?
玉翎管选料上乘,材质温润洁白,致密坚韧,不炸裂,不风化,不褪色,能防潮,有辟邪的作用。制作上讲究,造型美观,花纹精美,雕刻精致,给人以整体上的和谐感,给人以真善美艺术享受,使玉翎管既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帽饰,又是一件高贵典雅的艺术品。翎管是清代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产物,在历史上出现了150年之久,民国初期仍偶有使用,而后消失,存世数量不多。
清代皇帝臣僚翎枝以玉质者为最多,有南玉、碧玉、青玉、黄玉、墨玉者;王公大臣以下官员用镂花金顶玉翎管。翎管造型大致为扁方体,长5—6cm,宽2.3cm左右,厚0.8—1.1cm。清宫旧藏的玉翎管主要出自清乾隆朝,由清宫造办处玉作负责制作,或发活于苏州、扬州等地,所选材料主要为羊脂白玉和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者。翎管表面多有镂雕及高浮雕,饰以“苍龙教子”、“凤凰戏牡丹”、“喜上眉梢(双蝠攀寿桃)”、夔龙纹和夔凤纹及牡丹花等图案,表现了吉祥如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