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产生瓷器?
瓷石,亦称高岭土、高龄土,一般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还有三氧化二铝(al2o3),长石和石灰等等。因景德镇东郊高岭村产而得名。为白色粘土状,细腻软滑,是烧制瓷器的主要原料。 高岭土,亦称“白云土”。白色粘土,性软滑细腻,烧之易趋熔融,是烧制瓷器的主要原料。以江西景德镇高岭村得名。 粘土,亦称“黄土”,其质松脆,内含游离铁,烧之色易变黑,是制缸、瓮等粗瓷的主要原料。
釉果,俗称“釉果石”,青灰色带黄白色,是制釉的主要原料。由于瓷石和釉果含有铁质,使胎和釉颜色显青,所以青白釉也被称为“白釉”、“伢伢(牙牙)白”(方言音)等等。
制瓷原料在使用前需淘洗去除杂质,再经研碎、过筛成粉状,然后根据不同要求进行配制。
瓷土成型的胎质,在1150°至1250°的高温焰中烧结,便形成十分坚固细腻的“瓷器”。胎体烧结后,分子熔合,扣击立即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音响。胎体表面积大,在施釉前必须上一层釉药,俗称“荡釉”、“荡白”,起到粘、润表皮和使釉药均匀分布的作用。
烧成瓷器的燃料用松柴。柴窑以烧制高温瓷为主。松脂含量高的松树被选用作烧瓷的燃料,为的是保持窑温的稳定。 松脂极易燃,又为易燃物。烧窑操作非常之难,要求窑工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要在夜深人静时烧窑,因为夜晚风雨干扰少,易于保持和调节窑温。烧窑自始至终不熄火、不中断,须一气呵成。
烧窑一般用五个晚上完成,其间不允许休息。所以,窑户要请来数位有经验的窑工才能烧一只窑。松柴质轻且易燃,所以烧一窑(指圆窑或葫芦窑)要用七八万斤松柴,相当于烧一个两三人高的土堆。松柴烧尽,瓷也烧成,故青白瓷亦有“土骨柴色”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