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什么宝珠?
我国古代有“珠圆玉润”的说法,用珍珠和玉石来比喻美好的人或物。实际上在古代,除了珍珠之外,还有一种材料也可以用来形容“圆滑而有光泽的珠子”,那就是琥珀。 《礼记·聘义》中有云:“琥珀缀旒(liú)。”郑玄注:“琥珀,美石次玉者。”南宋学者朱熹在《礼记·聘义》的集注中更是明确写道:“琥珀,红色透明如珠者。” 可见琥珀是一种质地坚硬、色泽明亮(红褐色)且晶莹剔透的矿物晶体。而用琥珀制成的珠状装饰品,自然可以称为“琥珀珠”了。
汉代刘恂在《交州杂记》中说道:“琥珀,生交州丘墟泽中,系属沙石,此石性极松浮,触着水则流走无定。经年取采,自然成块。其色有正赤如血者可饰杯盏;深黄可嵌碗盎 (àng) ;浅黄可作巾囊佩带;明黄色若糖稀可捻棒供玩;青黑色可供砚池;白色者为粉,可以涂面化妆。” 古代的琥珀来源广泛,不仅产于南方交州的沼泽地里,而且甚至可以采集到呈鲜艳橘红色的琥珀。用这样的琥珀制成的手串、念珠等饰品,当然可以称得上是“华贵而又精美的珠宝”了。不过这种颜色鲜亮的琥珀在今天的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多为金黄色的琥珀。
龙珠,是围绕在中国传统瑞兽龙的身边的一种宝珠。对于它的象征意义及其功能,历来说法颇多。
从其形状上看,龙珠是圆球形,内圆外圆,象征天圆地方。圆又是一种无始无终、没有缺陷的形状,是至善至美的象征。
龙珠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唐宋时,帝王的舆服上就有“乘龙蹑珠”之说,民间戏台上的龙王爷身旁必定跟着一颗大圆球。据传,龙王有七子,均无实权和地位,只有谁能吞下这颗龙珠,谁就能晋升为王。
龙有九子,九是最大的阳数,珠亦是大阳数,两者相吻合,所以龙珠也是阳刚之气和光明的象征。正如《史记·天宫书注》讲:“月,群阴之宗;日,太阳之精。龙珠有龙的英威和德性。龙珠是龙所有美好品格的集中表现,是至善至美和祥瑞的象征,是人们追求美好愿望的结晶。
龙珠的功能历来说法很多。或说能避水火之患;或说置于庙堂之上,四方鬼祟永不入内;或说能吸尽天下龙气,使其他龙不敢轻易靠近;或说能吸财避邪,并兼有安神治病效果。上述说法虽不完全相同,但都体现了龙珠能镇恶避邪和消灾弥难的一面。当然也包含有招财就福和安泰康乐之功效。这些也正是龙珠功能的实质。
从现代观点分析,龙珠多为玉石质,玉的放射性和磁性都很弱,本身并不能消除和克制邪祟之物,只能是人们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