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块的铁币吗?

侯沐壮侯沐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楼上的图片是正确的,这种面值的铁币是民国时期发行的,当时因为连年战争,国库空虚,而法币、关金等货币的发行也严重贬值,于是国民政府于1942年开始大量增发铁币以应对危机(据说是为了避免白银外流,其实效果并不明显)。

这些铁币的面值有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等,由于当时金属币的铸造工艺已经较为落后,所以这些面值的铁币都是用旧银币为模具重新打磨而来的,因此从正面(国徽那边)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原有的花纹和字样(如“银元”),背面则是铸造时间等信息。 上图是5元的,下图是10元的 这种价值本不值一提的金属币因为在当时法币等纸币大幅贬值的情况被当做主币流通,因此有一定的保值作用,甚至民间还将其熔化铸成大小不等的金锭以备不时之需,这也导致了后来这些价值低廉的金属币被回收再利用铸造成新的硬币或纪念币而大量流失。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曾将一部分战利品日伪时期的钞票和伪满币等纳入法币体系,作为法币的附加发行,在抗战胜利后到建国初期这一段时间内这些伪钞在市场上是有一定市场的(比如北京解放时大量的伪币涌向市场,导致物价飞涨)。不过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些曾经乱世的残孽都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收藏品。

戈小奇戈小奇优质答主

铁钱的铸造虽然始于北宋,但流通区域只限于四川,被称为“铁钱区”。当时内地则通用铜钱,称为“铜钱区”。北宋时的铁钱,是和铜钱并行的两种法定货币。后来随着北宋的灭亡,金兵占领了北宋的北方地区,并在北方恢复了铁钱的铸造。金朝建立之后,为了便于统治,在北方沿袭辽宋的制度继续铸造铁钱,这就形成了金代铁钱区与中原(包括“黄河以南”)铜钱区,两个相对稳定的大区。

我国的金币、纸币等都有大量的存世品和考古发掘品,唯有铁币的传世品十分稀罕,因为铁容易生锈而难以保存,考古中也少见。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历史上没有铁钱。其实不然,在漫长的货币流通史中,铁钱的铸造和流通有很悠久的历史和相当广大的地区。

据历史文献记载:西汉有铁钱,王莽时期以及东汉末,一些军阀割据的地方都铸过铁钱,南北朝也有不少政权曾铸用过铁钱。唐代还有少数民族政权铸用铁钱。五代十国时期,五代以及前蜀、南汉、楚国都铸用过铁钱,只是当宋灭此诸国时,这些铁钱被铜钱代替,没有再继续使用。到宋灭蜀之后,只有宋代四川一地使用铁钱。宋之后,进入金代,金沿袭了辽宋旧制,在金的领地上,南北通行两种货币制度,北方用铁钱,以代替辽和宋、夏的货币,中部用铜钱。后世有人把辽末、金代所用铁钱视为小钱,说当时“铁钱当铜钱一贯使用,一贯折铜钱十文”。这种说法至今沿袭不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