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谱也叫“无双谱瓷”、“无双谱瓷像”,是康熙时景德镇窑烧造的粉彩瓷器装饰纹样的一种。其制作是根据宋人王灼所撰的《碧鸡漫志》中有关“无双谱”的记述,选择历史上40对品行高尚、才能显著的文臣、武将为内容,两两成对,每对一图,共20幅,每幅图案有行书配诗,故此亦称“御题诗20首”,
兰,花中四君子之一(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名花,在花卉中的位置几乎等同于西方的花中皇后——玫瑰。和梅花一样,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竹子一起被誉为“四君子”;和菊花一起被称为“四大雅”。 兰花一般指兰科植物。是原始进化而保留下来的具有马兜铃目特征的植物。
我是@珠宝达人可可爱,喜欢请关注我哦! 先说答案:不是的,其实真正的冰种翡翠,价格还是比较合适的,在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范围之内。当然,这里说的冰种翡翠是A货,也就是没有经过高温加热或者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冰种翡翠吧!
在收藏界,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瓷器是王,书画为王,古玩是王,酒是王八!”因为,古字里酒字下边多一点。尽管这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映衬出酒在收藏界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瓶白酒是1949年在北京红星酒厂生产的“合作牌二锅头”,目前市面上已经基本绝迹了。
实际上,粗笔和细笔在文征明的山水画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粗笔一路,多取法沈周与吴镇,并上追董源、巨然,笔法苍劲简练。细笔山水则是他绘画的主体,以细谨工整见长。
老红木古秤不但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投资收藏价值,近年来,明清时期的木杆秤已经逐步进入国内和国外收藏、拍卖市场,并且成交价格逐年看涨。古秤不但价格上扬,存世量也大大减少。几年前北京潘家园等地的古旧市场还能寻觅到古秤的踪迹,如今已经鲜见了。
谢邀~ 这个东西要分两个部分来看,一部分是“墨玉”,一部分是“翡翠” “墨玉”,顾名思义,颜色为黑色的石头。但这里的黑色可和夜空、墨水中的黑不一样,这里的黑色应该是纯黑色的,在自然光下肉眼观察呈现黑色或者黑灰色调。这样的黑色在宝石学中被称为“色谱类型三”的颜色,是最高等级的黑色调。
现在所见的清代石头镜,实际上分为水晶和茶晶两种,都是结晶石英,前者通明、后者半通明。一般清宫旧藏部分和海外征集部分,多为水晶镜存世,而由国内文物商店或旧货市场流入的部分,则多为茶叶晶镜。究其原因,笔者怀疑这两种石头镜的出产或加工业也有不同,茶叶晶镜在国内有一定行销数量,而水晶镜则是清宫或出口的高档镜。
我买的这个就是500g的,已经是非常非常小了,价格是129元 这种小西瓜其实非常考验雕刻师的设计。如果设计的好看,那么这个小东西就可以称得上精致和完美了。这个雕刻的是不是非常的漂亮?像不像刚摘下来的新鲜瓜?再来一个特写,可以看到颜色是从表皮深入到里面的,非常好看。
在白酒收藏市场中,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误区:只有在酒液呈现无色透明的状态时,才能体现出越陈越香的特点,而在市面上,无色透明的产品比比皆是,而呈现淡黄色或者黄色的酒产品却并不多,而这正是因为这几个因素决定了它的价值并不会低。那么既然如此,对于少见的黄色酒产品茅台玉液酒来说,它的市价又有多少呢?
顺治通宝,清世祖福临在位时(1644-1661年)所铸。由于当时国内战乱不已,政府财政困难,于是将顺治年间所铸的“顺治通宝”加刻了满文,以作为收兑汉文钱、铜铁等之标准。所以,这种加了满文的“顺治通宝”,是当时户部统一定价的收付款物,有着货币的性质和功能。
“翡”指的是绿色翡翠,而“翠”则是绿色的硬玉(即翠玉)、绿玛瑙等。 由于绿色在玉石中是非常常见的色调,所以单纯的绿色玉石并不值钱。
1.这个书法家很出名吗? 我觉得他写得挺好,不过算不上顶尖的书法家吧。 2.为什么能卖五百万? 首先他的字是有市场的;再者是拍卖会造势;还有买主可能是收藏家。3.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第一感觉是很震惊…居然卖得这么贵! 但是转念一想也正常啊,书法艺术本来就是商品嘛~所以不能单纯地以艺术家的角度去评价。
我奶奶留下来的一沓钱,大概一千左右,我拿回去给我妈的时候我妈很激动,说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去街口的邮亭(以前的邮政局)里面取钱,每次取完钱出来都会看到有人蹲在门口,她以为是送信的就把刚取出来的钱给他们看有没有自己家邮箱的号码,但取出的钱一般都是一百张一张的。
1980年版1元硬币,由于背面是长城图案,所以又常被称作“长城1元”。 这种硬币属于长城系列纪念币之一(该系列的另一枚5角硬币发行于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