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1000多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后200年左右,持续了至少1200年。而日本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700年的弥生时代晚期至古坟时代早期,持续的时间大概也在一千多年左右。所以,中日的青铜时代其实是大致同时的。 既然时间基本一致,那么必然会在文化交流上产生影响。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1000多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后200年左右,持续了至少1200年。而日本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700年的弥生时代晚期至古坟时代早期,持续的时间大概也在一千多年左右。所以,中日的青铜时代其实是大致同时的。 既然时间基本一致,那么必然会在文化交流上产生影响。
其实这个“装帧”的概念可以再细一点,也就是从书籍的包装说起——因为古代书册的装帧技术可不光是现代印刷行业里的“装帧设计(book design)”能解决的…… 先说古籍的包装技术(这里主要讨论线装书,因为其他古书的版本情况比较复杂且与现代的图书发行体系也没有直接的可比性)。
徐承信(活动于十七世纪),字建中,号砚舟,浙江鄞县人,清初制瓷名家。精于配色,所作花卉,能表现水分饱和时色泽鲜浓肥厚之状。清蒋雪馀《雪林今画录》及赵汝珍《古玩指南》瓷彩章均有着录。徐鸿(活动于十八世纪初),字又庵,清雍正时官唐英的幕友。擅长画花卉翎毛,尤工牡丹。
成化御窑瓷器落款,大都为“大明成化年制”或“成化年制”。款字为“大”而多肥,像“太”,“成”字下面两点在底线下是成化器的特征。字都清秀,从民窑“成化”款字上,可以看出不少“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是出自同一个人手笔,其笔法十分熟练。也有少数“某某制”三字款和“福”、“寿”字款的。
因为瓷器产生于中国,中国被称为瓷器之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中国人发明的瓷器曾为世界人类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瓷器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度、高耐磨、抗酸蚀、抗碱、抗腐蚀、不开裂、不渗漏、不变形以及造型多样、色彩丰富、经久耐用的优势,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的用品、
南宋的梅子文,字元辉,号梅溪,浙江黄岩人。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壬戌科状元,他做官后,曾向朝廷建议:在国破家亡之后,应广蓄武库,不忘恢复河山。在担任监察御史时,积极荐举贤者,抨击奸邪。因得罪了权贵,被外派为建昌军、汉阳军、袁州等地的地方官,最后在袁州任上不幸病殁,卒年四十有七。
不一定。有的大窑口,如景德镇官窑、当阳峪窑等,有数座老窑,出土老底瓷较多。有的小窑口,如澧州窑、彭县窑等,仅有一两座老窑,出土老底瓷的不多。从目前出土的老底瓷看,多数来源于景德镇,数量可观,品种繁多,不仅有官窑,还有民窑瓷器,除清代外,唐宋元明时期都有。
哥窑瓷器釉面有气泡,哥窑釉面有大小开裂纹片,或称冰裂纹,开片原是瓷器釉面的一种瑕疵和缺陷,但开片有大有小,有疏有密,有深有浅,如利用釉面开片这一特性创造出美观的装饰效果,便能使一种缺陷变为一种艺术美。哥窑瓷器就是把这种本是缺陷的艺术美很好利用和发挥出来的典范。
透影性是瓷质的一种特殊性能。瓷器对着光透过光线的明暗程度,叫做瓷的透影性(透光性)。在紫蓝色或橘红色的灯光(或手电筒)下,瓷的透光(或透色)程度。一般讲,薄胎瓷,特别是官窑的薄胎瓷透影度好,光亮通明,俗称“亮堂”,透色程度深,如蓝中见红。
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特殊效果,是瓷器釉层在干燥和焙烧过程中由于收缩率不同或者降温过程中收缩系数不同而形成的。开片分为自然开片和人工开片,自然开片主要是材料系数不同或者焙烧温度不足导致的,而人工开片主要是为取得一种装饰效果。
梅花款的瓷器,盛行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民国及现代。梅花瓷片在收藏品市场中较为常见,但多数为近代所制,明清时期的梅片并不多。梅花瓷片有青花梅和五彩梅,青花梅数量较多,五彩梅较青花梅少见。青花梅价格较五彩梅低,但其价格也存在差异。青花梅又分为外环线暗刻梅花和内环线暗刻梅花,前者价格要高于后者。
有的老瓷器通透有的不透光,釉面平整光滑、通透明亮,用手在灯下透光观察,成深紫色。紫砂壶从明代中晚期起由江苏宜兴开始烧造,是一种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特殊的陶器,呈铁黑色或紫棕色。釉面不光亮,呈“桔皮釉”现象,用手在灯下透光观察,呈暗紫色或棕紫色。
瓷器油灯台出于唐朝,出土的瓷灯多为粉彩、青瓷和白瓷三种,一般为圆形,台面做成浅盘,上面托一只喇叭形灯盏,下连喇叭形灯托,整个灯台象个沙漏。瓷灯不仅有圆形的台盘,也有方形的,形状有像高足盘的,也有做成动物的。著名的唐三彩也有做灯台的,多为兽形的。
黑釉瓷为北方磁州窑烧造,葵口、唇口碗是其典型器:葵口高足杯为南方龙泉窑烧造:青白瓷碗为南方景德镇窑烧造:卵白釉高足杯和枢府釉盘为南方元明清时期的官窑遗址——江西丰城窑烧造。卵白釉为元代枢府窑创新品种,其色白中泛青(类似鸭蛋清色),釉面大多失透,有些还有开片。
民国时期是瓷器发展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既存在传统制瓷工艺的绝唱,也有诸多创新之举。这一时期生产的瓷器,既有仿品、粗品,也有诸多精品、官窑,由于市场存在,瓷器生产量很大,存世瓷器众多。正因为如此,民国瓷既有几块钱的地摊货,也有数十万的精品瓷。
铜胎瓷也称陶瓷铜,是中国首创的一项金属与陶瓷的复合高新技术。瓷是以粘土为基本原料经成型、干燥、高温烧结而成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1300℃)、 优良的化学和生物稳定性等特点。
修复后古瓷如能“再生”或“起死回生”,其增值的幅度往往很大,一般升值3至5倍,有的增值幅度高达10倍、20倍甚至百倍。清同治粉彩人物纹缸,破损修复后,在2002年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竟拍出121万元港币的天价。
赵惠民是一位创作设计瓷画家,也是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擅山水,作品清醇典雅、厚重超逸。赵惠民山水瓷板画深受藏友喜爱,赵惠民在2014年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的227件作品中以174件的成交成绩获得了77%的高成交率,成交总额为1302.00万元。
双鱼纹是吉祥图案之一,以鱼谐音“余”,象生动活泼、连绵不绝等语义,表示吉庆有余(鱼)、富贵有余(鱼)、年年有余(鱼),以及夫妻比翼连枝,子孙绵延不绝之意。将鱼形用作器皿底部装饰,称为“双鱼底”。双鱼底为宋代磁州窑传统装饰题材,流行于金代和元、明时期。
建盏属于黑釉瓷,它从工艺到成品,和其他瓷器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具备瓷器的一切属性。建盏的“建”字,指的是产地福建一带,“盏”是杯子的古称,并非专指建盏。同理,有岳州盏,邢州盏、定州盏、婺州盏等,都是不同地区生产的茶碗,以地点+器型命名。